[现代交通报]山东高速施工保畅“两不误”
2010-11-26本报济南讯 近日,记者从山东高速获悉,山东高速公路现已陆续迎来大修期,山东高速要求运营管理部门采取了切实措施确保施工保畅“两不误”。
目前,我省高速公路网的通车里程超过4700 公里,在全国位列前茅。便捷的高速公路方便了出行,但与此同时,维修施工的路段也总是“此起彼伏”,这是为什么?
山东高速集团安全运营部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省高速的设计年限一般为12年,远景为15—20年,上世纪90年代末期通车的高速公路现已陆续迎来大修期。高速公路维修施工作业控制区长度一般控制在单幅2公里范围内,施工作业控制区间距按 40公里控制,单个作业面施工期少则一周,多则2—3个月,且施工时间应安排在每年的 4至 10月份利于施工的季节,应避免在雪、雾等恶劣天气下施工,否则将对车辆通行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以双幅400公里高速公路为例,每年计划实施单幅80 公里维修工程,则同一时间段内仅能安排 20 个施工作业区(共计单幅约 40公里),需分两至三个时间段完成总体计划。这将不难理解为何高速公路施工作业连续不断,加遇交通事故,高速公路将难免出现压车、 拥堵现象。 所以,目前省内高速公路维修施工不断是常态现象。”同时他表示,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自建成通车后就是个不间断的过程,施工的目的就是为了畅通。
如何处理好施工与保畅的关系?山东高速集团要求将高速公路安全畅通保障作为运营管理的第一要务来抓,将“修路不封路、占道不堵道”作为施工作业的基本要求,进路施工不仅要做好道路施工计划编制、方案研讨等前期工作,编制的施工方案工期要精确到天甚至小时,而且对可能严重影响车辆安全通行的施工作业,采取调整施工方法、工艺或增设应急通行便道等措施,降低对车辆通行的干扰。如现在 G2001济南绕城高速西线K68—K70 段的施工作业内,按高速公路通行标准设置了4条应急通行便道,以便在压车或出现突发事件时分流车辆,仅此项工作就增加投入500万元。同时要求对单幅封闭施工路段(车辆在另一幅双向行驶),路政人员24 小时进驻现场管理,清障车辆装备停放现场随时待命,针对施工路段的突发事件(恶劣天气、交通事故)造成压车的情况,按照相关预案和规定及时调度指挥相关收费站、路政科采取封闭收费站、主线分流等措施减少道路拥堵程度,防范二次事故的发生。
相关媒体报道:
http://paper.dzwww.com/xdjtb/data/20101126/html/1/content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