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山东高速发挥国企作用加快交通建设
2016-11-30□记者 高翔 吴荣欣 报道
本报济南讯 “山东高速集团将继续在省内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深入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山东发展。”11月28日,山东高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亮在省国资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山东高速集团投资经营领域相继涉及国内22个省份和海外106个国家和地区,用多种经营和“短、平、快”的项目效益弥补高速公路、高铁等长线投资的不足,实现了跨越发展,集团注册资本由成立之初5亿元增至200亿元,增长了39倍;经营收入由21亿元增至502亿元,增长了22倍;利润总额由0.8亿元增至50亿元,增长了61倍;资产规模由60亿元增至5000亿元,增长了82倍;利润总额、资产规模均占省管企业1/4,居省管企业第一,资产规模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同行业第一,增利额居省管企业第一和全国省管企业第18位,在省管企业中唯一一家获省政府特别奖励一等奖。
山东高速集团勇于承担政府指令性项目,做我省“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投资、建设、经营的主力军。该集团成立至今,共在我省内投资基础设施资金2610.4亿元,建设高速公路和铁路42条。在铁路建设方面:已建成6条、在建5条、拟建9条,共计20条。其中,集团控股建设的全长308公里、投资额600亿元的济青高铁,是我国第一条地方控股的国家干线铁路项目,被誉为“山东快速铁路网的脊梁骨”,目前已完成投资196.6亿元,占总投资32.8%,工程进度明显快于原定工期,确保2018年建成通车。控股建设的总长494公里、总投资750亿元的鲁南高铁是我省一次性投资数额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将于下个月开工建设。控股的龙烟铁路预计明年建成通车,参股的石济客专、青连、黄大铁路预计2018年建成通车。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已建成10条、在建7条、拟建5条,共计22条。其中,集团投资100亿元建设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荣获了有“世界桥梁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乔治·理查德森奖”。7条在建的高速公路工程都按进度赶超完成,今年预计完成投资180亿元,是原投资计划的117%,将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前实现建成通车。5条拟建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将于下个月开工建设。
山东高速集团承担的这些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高速公路大都是断头路、省际边界路和招标流标的路,有的25年收费期满也无法收回投资。但是,该集团始终承担国有独资企业的义务,义不容辞,不计代价,不讲条件,克服融资困难,保证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给的任务,按期、按质建成通车。按照统计部门“每投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1亿元,可分别带动GDP增加平均值1.5亿元、2.1亿元”测算,该集团承担的这些项目可拉动我省GDP增长5100多亿元。
紧紧依靠资本运作,山东高速集团成功克服融资难题,确保资金到位。在全国首家实施“入股施工一体化”模式,在合理合规的前提下,由资质高、信誉好、实力强的施工单位中标并出资入股,引进中国建筑等央企入股资金214.9亿元;抓住央企“有资金、缺项目”的商机,经省政府批准向中国葛洲坝集团转让济南至泰安、巨野至单县、枣庄至菏泽3条高速公路资产和经营权,引进资金364亿元,是我省高速公路招商引资最大成果;利用集团控股的山东高速和山东路桥2家上市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定向增发共募集资金100亿元,专项用于省内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相关媒体链接: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61129/Articel11004M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