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山东高速集团投资72亿元建设济南东南二环项目 燕山立交桥提前13个月改建完工恢复通行
2017-07-05□吴荣欣 陈明
在中国共产党第96个华诞来临之际,6月30日24时,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济南东、南二环项目枢纽工程——燕山立交桥改建工程顺利完工,比计划工期提前13个月,封闭374天的燕山立交桥由此全面恢复通行,实现对省城人民的庄严承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言出必行的大型国企风范。
改建后的燕山立交桥,在二环东路增加两条匝道,便于车辆上下燕山立交桥,同时将二环东路高架桥向南延长1572.416米,跨过旅游路与正在建设的二环东路南延项目老虎山隧道相接。燕山立交恢复通行后,二环东路高架桥南向车辆可直接抵达旅游路,二环南路、旅游路北向车辆可直接驶上燕山立交桥前往经十路和二环东路高架桥,极大改善了二环东路的交通现状。特别是济南东、南出口项目年底建成通车后,济南市民通过燕山立交桥向南可直达济南南绕城高速公路、向东可直达京沪高速公路,出行更加便捷。
攻坚克难,打造黄金延长线
济南东、南二环项目,由济南绕城高速济南连接线工程(二环东路南延)和京沪高速济南连接线工程(二环南路东延)组成,两个项目路线全长21.59公里,项目概算投资72.3亿元,主线设隧道6座,互通立交7座(其中搬倒井互通立交为5层大型互通立交)。全线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兼顾城市快速路功能。
在省市两级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交通、公安、城管、环保等部门大力支持下,高速集团全体参建员工自2015年8月该项目开工以来撇家舍业、顶酷暑冒严寒、克服重重困难,全力以赴保质量、保进度、保安全、保廉政、保信誉,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圆满完成省市政府预定目标。
该项目具有“三大、两高”特点:隧道规模及断面大。桥隧比例高达64.6%,6条隧道全长占总路线长度的42.8%,并且聚集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大规模8车道隧道群和目前全国最长8车道公路隧道——浆水泉隧道,开挖宽度达20米,最大开挖断面积219.8平方米。安全风险大。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道密集,富水破碎带多,易塌方透水。施工组织难度大。位于市区,干扰因素多,有效作业时间短。环保要求高。穿越济南5A级风景保护区、泉水涵养区、人口居住密集区。社会关注度高。是济南市区东、南两个方向的“出城路”,是济南治堵治霾重大建设工程,建成后将打通连通南部山区和泰安、莱芜通道,促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沿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效缓解济南城区拥堵和提升城市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各级领导和省城人民热切关注。高速集团集中精干力量,组建山东高速济莱(泰)城际公路有限公司,统筹协调项目进展,加快打造东、南出口快速路,建设济南黄金延长线。
精心组织,建设品质民生工程
济南东南二环项目是省会城市重大治堵治霾民生工程,省市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高速集团积极落实省市领导重要指示精神,勇挑重担,精心组织,着力打造品质民生工程。
在施工进度方面,不断刷新建设记录。通过科学谋划、创新管理、加大投入,2016年9月,山东省第一条8车道公路隧道——小岭隧道提前两个月安全贯通;今年1月,港沟隧道左线提前5个月贯通;今年6月,全省最大的公路隧道浆水泉隧道左线提前2个月贯通,为实现2017年年底建成通车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项目之所以能顺利推进,得益于4000余名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省市领导和济南人民的关怀与支持。
在施工组织方面,树立行业标杆。项目管理团队加强计划管理,对关键控制工程实行负责人带班制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实现对工程完成时间节点的精准控制。中铁四局、中建股份、山东高速路桥集团等参建单位加大人员设备投入,确保计划顺利推进。在建设过程中配备高效机械设备,采用三臂凿岩台车超前钻孔,相较于气腿式风枪,施工效率可提高70%;采用湿喷机械手,相较于小型湿喷机,每循环作业提高工效约50%;采用钢筋数控弯折机,同尺寸箍筋的弯折效率是人工作业的两倍。据初步统计,为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项目,仅燕山立交改建工程就追加投资5000万元。
在工程质量方面,把工程质量视为“生命线”。项目参建单位以创国优工程为目标,一是全面推行标准化建设,场站标准化与工艺标准化齐头并进,尤其是自主研发并推广的防水板挂设定位工艺、防水板超声波焊接工艺、止水带焊接及固定工艺、仰拱钢筋定位工艺取得良好效果。二是与山东高速集团院士工作站、山东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合作,邀请国内知名隧道专家成立项目专家组,开展了系统的理论、装备、材料、工艺和技术研究,为超大断面隧道快速、安全施工提供有力保障,打造我国双向八车道隧道建设的样板工程。三是建立质量溯源系统,建立质量责任工序台账,确保工程质量可追溯性。四是推行质量安全“曝光台”制度,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曝光、整改、闭合。质量和安全在交通部组织的质量安全综合督查中获得专家一致好评,建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品质工程,树立了山东高速良好品牌形象。
在环境保护方面,做治霾抑尘排头兵。项目地处济南,环保要求高、治霾压力大。项目公司引进了两家行业领先的环境监理单位,定期对现场扬尘、噪声指标进行监测,加大雾炮、洒水车等环保设备投入,每处施工点要求安装工程洗车机,有效抑尘。另外,针对项目隧道多,挖方量大的特点,将隧道内出渣基本用于路基填筑以及碎石加工,一方面减少了石方长途运输至弃渣场造成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加工出的碎石可用于隧道及桥梁混凝土施工,保障了原材品质。荣获济南市建筑渣土扬尘治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在创新方面,管理、技术、工法创新取得成果丰硕。依托本项目的《高速建设企业基于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投资控制管理》、《“入股施工一体化”模式研究》分别获得山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和高速集团管理创新一等奖,有3项技术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创新性的引入半步CD、盘扣脚手架、光面爆破、约束混凝土、三臂凿岩台车及湿喷机械手等先进工装设备和工艺工法,共计节约工期5个月,直接节省造价5600余万元。
在党建工作方面,形成“联学联创”特色品牌。高速集团高度重视党建对项目建设的引领和保障作用,2016年6月起,项目公司党支部牵头各参建单位联合开展“三亮四比打造精品工程,联学联创共建和谐高速”主题活动,贯彻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各项要求,组织各参建单位联合学习、互相交流,共同营造了舒畅的合作平台、顺畅的沟通机制、和谐的建设环境、和睦的内部关系,同频共振推动项目建设。同时,参建党员亮身份、亮标准、亮职责,比作风、比技能、比创新、比业绩,在“亮”中自省自励,强化自我约束;在“比”中发现差距,实现自我提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项目联学联创的经验被《山东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情况通报》刊发推广。
不忘初心,全力以赴
推进总投资2200亿元重点项目建设
“十三五”期间,高速集团承担着省委、省政府安排的总投资额2200多亿元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项目投资建设任务,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勇做“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的主力军。目前,高速集团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在建的8条、总里程705公里、总投资695亿元的高速公路和总里程802公里、总投资1350亿元的济青高铁、鲁南高铁等项目,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在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项目打造为行业领先的环保之路、创新之路、和谐之路,民生之路、发展之路。
未来,山东高速集团将不忘初心,奋勇争先,继续当好我省大交通行业的领头雁,全力以赴抓好省委、省政府赋予的重点工程建设任务,确保按期、保质完成任务,向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交上一份优秀的答卷,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
相关媒体链接: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70701/Articel05006M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