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山东高速集团再登世界500强榜单
2023-08-068月2日,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公布,去年首次上榜的山东高速集团以2022年营业收入2317.69亿元,再次登榜,位列第440位,较去年首次登榜提升了18个位次。
山东高速集团2022年财报显示:集团2022年营业收入2317.69亿元,同比增长14.94%。除营收规模外,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其中资产总额13225.46亿元、利润总额155亿元,均居同行业第一,近三年来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1.18%、62.27%,实现了质量效益与总量规模“双提升”。
作为山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主力军,2022年,山东高速集团完成高速公路投资865.4亿元,占全省高速公路投资额的84%,6个项目建成通车、2个项目部分路段通车、9个项目实质性开工建设,实现投资任务、通车目标、前期工作、引领示范“四个超额”,拉动全省GDP增长近1300亿元、相关产业约3000亿元,连续8年超额完成投资任务。
2023年,山东高速集团锚定“四通车、九开工、880亿元投资”任务目标,年度投资额、在建项目数均创新高,今年上半年已完成投资452.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1.4%,较去年同期增长17.4亿元。
“十四五”期间,山东高速集团将建成高速公路2800公里,计划完成投资4000亿元,是“十三五”通车里程的1.4倍、完成投资额的2倍,推动全省高速通车突破1万公里,预计直接拉动GDP增长6000亿元、拉动相关产业增长1.4万亿元。
近日,全国首个近零碳服务区——京台高速济南服务区正式建成运营,通过实施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和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项目等新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区内碳排放得到有效降低中和。
近两年,山东高速集团将绿色低碳理念和技术融入道路规划设计、建设、管养全过程,一条条高速公路变身“能源带”,“绿色”成为发展底色。
深挖高速公路匝道圈、边坡、服务区等闲置土地潜力,坚持“光伏+绿化”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建成全国首个规模化高速公路边坡光伏试验段,路域光伏并网突破80MW,累计达310MW,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出台国内首个边坡光伏地方标准,为我省高速公路边坡光伏项目建设提供了指导规范。
促进固废资源循环利用,首次将拜耳法赤泥应用于高速改扩建项目,年产赤泥基胶凝材料50万吨,产值超1亿元,固废利用率超90%;自主研发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相继在全国十多个省区市得到推广,累计完成施工面积2000余万平方米,2022年热再生机组3.0版成功下线。
据悉,全国首条零碳高速济南至潍坊高速公路正在加速建设中,计划将于今年年内建成通车,届时将为全国零碳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山东样板。
近两年,山东的高速公路越来越“聪明”,是不少司乘人员的共识。已开通的京台高速泰安至枣庄段是山东首条智慧高速公路试点项目,也是国内首条全线开通的“改扩建+智慧高速”交通强国试点项目,山东高速集团发布的《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指南》地方标准,为智慧高速建设贡献了“山东经验”。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发挥设计咨询、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等全产业链优势,山东高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连续4年入选“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位居第75位。中欧班列(齐鲁号)运营线路增至53条,直达海外24个国家56个城市,东联日韩、西接欧亚,开行总数已累计突破8000列。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2022年山东高速集团投入研发经费45.5亿元,研发投入强度1.97%,居省属企业前列。聚力打造创新策源新高地,拥有省部级以上及其他科研平台79个,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及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76家。80余项科研成果在工程建设中得到转化应用。
记者从山东高速集团日前召开的半年工作会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山东高速集团集中精力抓经营提效益,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均大幅增长,全面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总体目标。未来,山东高速集团将以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契机,主动服务和融入全省发展大局,锚定“双一流”发展目标,明确“一体两翼三驱动”发展思路,凝心聚力、开拓创新、苦干实干,努力当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开路先锋”。
2023年8月6日,《大众日报》